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诸子道法(2/2)

三界之中心,唐国乃人间之中心,而长安是唐国之中心。

老君看了人间二十年,而长安,却是未曾看过一次。

随着老君以道心观长安,也看到了这长安之变化,看似和人间一样,但长安各处,皆是修行之人。

有武馆教授武道精华,有学子读那百家之言。

而更多学子在坐而论道,甚至持剑论法。

有人崇尚大同之说,有人寻那墨家侠义,有公道人心,有自我真我之辩。

人若是困于衣食住行,自然不会争论这些东西,而此时的唐国,已经有了诸生论道之举。

当然,此时的人道众生,最尊崇的还是阴阳之道以及老君的无为之道。

阴阳之道来自陛下金口,诸多学子最为憧憬圣皇帝,纵使不够认可其中道理,也会认真研读,以求理解陛下真义。

而无为之道,却是因为老君亲自批注《道德经》,以至于比起其余诸子学说,更加容易通畅。

当然,阴阳大道和无为之道之所以能够备受尊崇,还有一个原因是理解了其中道理的修行者法力更强。

听说皇宫之中,已经有了寿三百的仙人,只不过陛下说诸生自有其道,循规蹈矩却是无法悟道,才有了各种道法在长安畅行。

老君耳中听着那些学子的争论,嘴里也对着面前的冯道问道。

“你既已得道,可是领悟了人皇的阴阳大道?”

冯道却是摇头,随后说道。

“可道虽懂阴阳大道,却不可受,阴阳大道乃发展之道,却也冷酷异常,学生所悟乃是传承之道。”

“传承之道?”

老君有些疑惑,这传承亦有道理吗?

冯道却是谦虚有礼的解释起来。

“悟道之前,我代替陛下管理天下典籍,看到了诸多学子对于前人典籍的释义,明明对同一典籍,却有南辕北辙之意。”

“可诸多圣贤留下典籍于后人,可人人都能批注删改,自释真义,却也乱了圣贤真义,学生痴愚,只愿传承圣贤真义,以让后人之后人可得前人之得。”

“前人所得,后人可承其意但不可改其心,若是因为眼前之利各自删减,终于一日,今日圣贤得到的真义也会被后人删改,岂不可惜。”

老君听到这里,也是坐在青牛上点头称颂,随后问道。

“你职位可是书记官?”

冯道摇头,人皇书院分院长隶属教育处,属于政务官,二十年前更是直入中枢,早已位极人臣。

然而此时的他依旧是管理天下典籍的官员,只不过他管理典籍已经不再需要一本本诵读,只需使用法力,便可选出原本典籍。

而在原本典籍之下,却是各自释义录于其中,后人可自则其善者而读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是为,追本穷源之法。

而随着老君和冯道各自前进,很快就来到了长安的中心,也就是巍巍皇城之所在。

喜欢从天龙开始万法归流请大家收藏:(.sodu777.)从天龙开始万法归流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

从天龙开始万法归流 最新章节第二十三章 诸子道法,网址:https://wap.at55.net/409/409292/598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