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明白你的意思,只是惩处之事不要再提,如今天灾不断,百姓皆苦,山西、陕西两地百姓更甚,朕相信如果饿得实在受不了,谁愿意将来年的希望给吃掉。”>
季言之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下回明知故犯,朕不能因为这可能会有的猜测,就放弃再次命钦差大臣负责亲自押送种粮的事情。在朕看来,无所事事、四处流荡、无种下地、无地可种的老百姓可比流寇的危险性更大,大伴儿以为何?”>
季言之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了,王承恩还能说什么,只能积极的领下再次调拨~种粮押运往陕西、山西两地的工作,务必让保证皇庄来年不荒废的情况下,让陕西、山西之地的田野皆有庄稼可种。>
王承恩请领的事儿吧,说简单倒也不简单,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大明官员们有一个让季言之都有些脑壳疼的尿性,那就是死抠死抠,只要是正常渠道,那就别想从他们手中抠出任何一点属于他们的东西。>
当然也有真爱民如子的官员,但他们大多两袖清风,日常开销都赖以俸禄,宦官中难得的好公公王承恩又怎么舍得让他们慷慨解囊呢,所以少不得请奏了季言之,动用了一些私库银两,买了一批种类繁多,但胜在好种活的粗粮当做种粮,亲自押运送到了陕西、陕西两地。>
第二批种粮抵达陕西、山西两地后,在王承恩所率领的东厂厂卫以及随行的锦衣卫们的监督下,倒也顺顺利利的种在了地里头。接下来的日子,估计是这方小天道被季言之变着花样儿骂怕了,一直算是风调雨顺,让全国各地,甚至陕西、山西两地都迎来了大丰收。>
而田税的降低,让百姓们手中留着的存粮多了不少。这样的事情,很大程度上带来了经济的繁荣,毕竟以物易物,可是老百姓们的拿手好戏。>
季言之很满意这样的现象,所以在接连下了几道支持鼓励南货北运的经商圣旨后,季言之又开始干起了熟得不得了的业务,开海禁,设立对外贸易的国际码头。>
这事儿是户部尚书毕自严负责的,相较于他那占着茅坑不拉的上任,毕自严简直可以用殚心竭虑、兴利除弊、多有建树这类的好词来形容。>
总之在毕自严的安排下,开海禁,设立对外贸易的国际码头的事情得以顺利的进行。>
甚至在修筑、扩建原有的港口城市时,毕自严还很有超前意识的圈了一大片土地,一半用以修筑民宅,供各国来华夏经商的外国佬居住的地方,一半用以修筑商铺,号召大明商人购买,以赚取在华居住、或者定居的外来人口的钱。>
对此,季言之真的很满意,所以自然而然在对外贸易的国际码头全都修筑、扩建好了后,让毕自严兼任了第一任官方兴致的对外商贸组织的大使官,负责对各国进行各类、特别丝绸、瓷器、茶叶等大型的贸易交易…>
要知道历来华夏古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在西亚、欧洲各国备受吹捧,来往东西倒卖此类货物的商旅都赚了个盆瓢钵满,如今有国家出面搞,只有更赚没有最赚。>
当然了,赚的大头肯定是属于国库的,就连季言之也最多收点肉汤丢进私库里,但问题是,跟着官方兴致的商贸组织~屁股后面,安全得到了很大的保障啊。>
要知道为了能更多的海上运载货物,季言之可是将郑和下西洋年间所使用的船只制造图纸都从藏书阁给翻找了出来,命工部名下造船厂的工匠们全力建造,再加上往日废弃不用、淘汰的军用大型楼船重新修补后又投入使用,每次出海来往西洋运送货物的量不要太大,更别提每次出海必跟随护航的大明海军了,那安全系数真的杠杠的!>
如此一系列的措施让大明经济到达了高度的繁荣,也让季言之比预计时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综快穿之炮灰男的逆袭 最新章节第三十四个故事,网址:https://www.at888.net/408/408855/251_2.html 沙雕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