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建安三年(198年),袁绍击败公孙瓒,占有青、幽、冀、并四州之地。建安元年,曹操把汉献帝挟持到许县,形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取得政治上的优势。
袁绍的兵力在当时远远胜过曹操,自然不甘屈居于曹操之下,他决心同曹操一决雌雄。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10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袁绍举兵南下的消息传到许都,曹操部将多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但曹操却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认为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于是决定以所能集中的数万兵力抗击袁绍的进攻。
袁军虽初战失利,但兵力仍占优势。
官渡之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败袁军十万♀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
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官渡之战增强了曹操的实力,为曹操击垃绍,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北方仅有曹操和袁绍势力较大,此战击浪袁绍,北方就无人能和曹操抗衡。
。。。。。。
对于官渡之战,林子昂也有着他自己看法。
官渡之战作为三国历史上第一次大战,虽然在后世不及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有名,但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来对比双方的兵力,在真实的历史上袁绍有大约10万左右的部队,曹操有大约3万左右的部队。(并不是《三国志》里陈寿所鼓吹的几千人,他是极力美化曹魏的历史学家◇迪鄙视他!)
本来,袁绍拥有着绝对兵力上的优势,再加上所辖地域之广而粮草物资充裕,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而士气旺盛≠看曹操,地盘也不小,可是地方上民生凋敝,人口稀少,连士兵的口粮最后都不能供给∧周也是强敌窥视,还要分兵把守。
郭嘉的“十胜十败论”看上去虽然有些气势汹汹,不可辩驳,可实际上却是往自己脸上贴金,给那些没士气的人加油打气罢了。
而袁绍,作为河北霸主也不像他说得那样不堪∷家要是真没什么本事,他凭什么能夺取四州之地?凭什么能有战将千员、谋士无数?又凭什么能与曹操抗衡呢?
单单是凭他显赫的“四世三公”的家世吗?那袁术的败亡怎么解释呢?根本不能混为一谈嘛!其实用兵多将广、实力雄厚来形容袁绍一点儿也不过分。
可是,就是这样的状态下,袁绍为什么还是败了呢?作为在这个世界《三国演义》的作者,林子昂是这么认为的。。。。。。
袁绍这个人在东汉末年,是当时少数几个有本事的人←早期的成功离不开他光荣的家世,但更多的是他出色的能力与才华!要不然,他身边也不可能聚集一大批优秀的文臣武将。
用今天的话来说,袁绍他是个好领导,有能力,可是他缺少魄力←能收揽人心,却不能人尽其用←对人不像曹操那样事事留三分,你甚至可以把他当朋友,可是这个朋友却斗不过“小人”。。。。。。
林子昂把官渡之战的对决归结为是两军主帅之间的对决,也是两人性格的对决。
事到临头,曹操可以毅然的下决断,而袁绍却总是看着你、看着他,摇摆不定,等到时机过去才后悔莫及。从这个角度去看,袁绍他并不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至少不是一个心理成熟的军事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神之无敌天下 最新章节第四十六章 官渡之战,网址:https://www.at888.net/221/221618/46_2.html 沙雕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