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军的排长环视地形,地形居高临下,虎视河滩、水沟,枯井又可做防御工事,有利我袭击日寇。遂果断地将全排仅有的二十余支步枪、六挺机枪组成纵横的强烈火网,给日寇一个出其不意的“断头突击”,日寇后队遭此袭击,疑隐伏圈,仓皇后退,便陷入火海。一霍间,日军被打的人仰马翻,尸横遍地,血流成河,枪械弹药,弃置如丘殘敌只见暴风骤雨般的子弹迎面扑射而来,却看不到对方的地堡和作战阵地,心急如焚,直到第二天上午九时左右,日军初梦方醒,才发现二十七军的阵地,即时炮火猛烈射击。直至摧毁河北岸的土崖。这时,二十七军一边迎战,一边退却,除伤亡一少部分兵力外,其余全部撤退。日寇如漏网之鱼又朝树掌方向而去。这次战斗,日寇伤亡甚多,直到数日后,此地仍臭气难闻,尸骨残留。
三月十六日,一二九师命令临屯公路及驻长治、壶关、平顺、磁县之线以南的部队向北撤退。根据这一命令,八路军主动退出太南地区的陵川、林县、长治、壶关、晋城、阳城、高平及豫北一带大片地区,是谓“太南退军”。驻防壶关进入战备状态的三四四旅全部撤走,新一旅也退出大井村以南地区,主力退至平顺县龙镇一带,小股部队留驻郭家驼村一带。**壶关县委及武工队再次退至平顺县境内。
三月中旬,为扩大武装力量坚持斗争,县委作出决定,以县武工队为基础,吸收各游击小队、中队以及部分村干部、小学教员共百余人。成立了“壶关县子弟独立营”。县长洛洪章兼任营长,红军战士黄根长任副营长,政治教导员为车敏,特派员为李辛昌。下辖二个连队:一连长秦德彪、二连长孟光华。子弟兵独立营在平顺县东坡村集会宣誓后返回壶关县境内。此时,上级把平顺县的十里、北庄、东七里、西七里、东川、南头、东郊、徐家后、常家池、消军岭、白家庄、大门道、北坡、南脑、西沟等15个村划给壶关县作为抗日根据地。独立营以此为依托,同日军、国民党顽固派进行着坚决斗争。
在这严峻局势中,县委在扩大了的根据地一带,努力恢复基层党组织,坚持抗日根据地。县委主要领导成员许少林、陈冰之、盛振强等分别找线索登计党员。通过20余天的工作,共找到党支部4个、党员34名,并对党员进行了个别谈话,讲述了关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个克敌制胜的经验论证。使党员提高了认识,坚定了坚持抗日斗争的信念。
在党的领导下,“壶关县抗日民主政府”在盘马池村公开宣告成立。由于“十二月事变”期间,原壶关县政府内的大部分旧职员脱离,洛洪章县长离职学习,政府干部和职员严重空缺。为此,县委和上级党委决定重新组建新的抗日民主政府。科室主要干部基本调齐,且大部分为中员。洛洪章学习归来后继任县长、高步青任秘书。新成立的民主政府辖三个行政区,第一区驻池则掌、土河等村,区长秦秋文,第二区驻畅村一带,区长王前,第三区驻双井一带,区长李钟杰。
三月下旬,**壶关县委在平顺县寺头村召开牺盟干部座谈会,贯彻山西省牺盟会在沁源县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的精神,总结了壶关县牺盟分会自成立以来在壶关开展抗日救亡工作的经验教训,提出要继续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号召各界人士在日、顽的压力下不低头、不动摇,继续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牺盟会完成了历史使命,并宣告结束。在抗战初期,壶关牺盟会启迪了人民觉悟,组织领导了反贪、反霸、抽地,合理负担等群众斗争,开辟了壶关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局面,宣传了党的政策,为党组织在壶关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壶关县牺盟特派员先后由张恒业、姚希圣、阎文选等担任。在1939年4月,取消特派员称呼,牺盟负责人称秘书,牺盟秘书先后由郝培苗、何绍先、师丕珍等担任。
四月二十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壶关风云 最新章节第二十八章 日伪顽合流大举扫荡根据地,网址:https://www.at888.net/175/175702/28_2.html 沙雕视频